马玲娣在奇星幼儿园已经工作17年了,兢兢业业,勤勤恳恳,十几年如一日地一直工作在幼儿园营养员看似平凡的岗位上,却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。
一、每日认真做好消毒工作,从不懈怠。每天早上来到幼儿园的第一件事情,就是在食堂进行幼儿餐具的消毒,厨房操作台的擦洗、密封间的清洗消毒,这些工作都是每一天重复进行的,但她从不懈怠,做好基本的食堂工作,保障全园幼儿的健康。
二、验收菜品,坚决退回质量不过关的菜种。每天早上马玲娣和搭班把各种食物合理调配,进行菜品的验收,考量菜的质量是否过关,不新鲜或者腐败的菜种都会坚持退回,新鲜合格的菜品继续使用,使具有不同营养特点的食物在膳食中占有适当比例,从而保证幼儿的营养需要和膳食供给平衡、各种营养素和热量平衡、各种氨基酸平衡和各类食品平衡。
三、科学烹调,保证膳食质量和保存食物营养成分。科学烹调对食物的消化、吸收、利用和提高其营养价值均有重要作用。认真执行烹饪过程中“洗—切—配—烫—烹—调”的规范操作。规范科学的烹调技术和方法会保证营养物质的不流失或不破坏,保证了菜的营养价值。
四、根据幼儿的膳食心理特点来搞好食物调配与烹饪 。
根据3~6岁的幼儿的饮食喜好,将孩子平时不爱吃,但营养丰富的猪肝、胡萝卜制成馅,做成包子,将不爱吃的豆制品卤成五香和海鲜酱豆腐干当点心吃,使他们乐于接受,增进营养素的摄入。根据孩子的需要,我们的食谱常换花样,主食种类也非常多样,如营养饭、花卷、包子、面条等。增加了各种粥、粗粮,并在传统的煲汤中加入了各种时令蔬菜,受到孩子们的欢迎。
五、创设合理的饮食环境,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
优雅的环境可以使孩子心情愉快,增强肠胃的蠕动及消化液的分泌,增进食欲,促进消化。注意营造和谐的进餐气氛,不强迫幼儿进食。在进餐过程中,师幼、幼幼之间有交流,融知识教育、情感交流、行为与习惯的训练为一体。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幼儿的膳食平衡,有利于幼儿消化器官活动和疾病预防,也有利于幼儿良好道德品质与文明行为的形成。要求孩子定时定量、定地点进餐,细嚼慢咽;要不偏食、不挑食、不剩饭撒饭,饭前作好准备;要创设良好的相互模仿与学习的环境,让他们在进餐过程中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,促进身心健康。